压力对制冷系统的影响

制冷系统出现故障时,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故障部位,也不能将所有部件分解检查,只能通过外表观察运行中的异常现象,再进行综合分析。此时,压力和温度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一、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

制冷系统运行时分为高、低压两部分。压缩机出口处排气管内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是排气压力,而压缩机吸气口的压力称为吸气压力,它接近蒸发压力。两者之差即为管路的流动阻力。

为了方便,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通常在压缩机的吸、排气口检测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压缩机吸、排气压力。检测这两个压力的目的是获取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,从而了解制冷系统的运行状况。

二、冷凝压力

冷凝压力是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气体冷凝成液体时的压力。由于冷凝器内部压力难以直接测量,但制冷剂在排气管和冷凝器内的压力降很小,所以一般认为排气压力近似等于冷凝压力。

1、冷凝温度与制冷量的关系

以R22制冷剂为例,其冷凝压力与冷凝温度的关系曲线显示,两者成正比变化。冷凝压力(高压)越低,冷凝温度越低;反之,冷凝压力越高,冷凝温度也越高。通过冷凝压力可以查表得出冷凝温度。

2、热负荷与冷凝压力的关系

在恒定工况条件下(制冷剂流量),热负荷越大,冷凝压力越高,反之亦然。例如,冷凝器设计过小会导致热负荷增大,从而使制冷系统容易出现高压报警。

三、压力对制冷系统的影响因素

1、吸气压力

吸气压力低的因素:制冷量不足、冷负荷量小、膨胀阀开启度小、冷凝压力低(毛细管系统),以及过滤器不畅通。

吸气压力高的因素:制冷剂过多、制冷负荷大、膨胀阀开启度大、冷凝压力高(毛细管系统)以及压缩机效率差等。

2、排气压力

排气压力高的因素:冷却介质流量小或温度高、制冷剂充注量过多、冷负荷大及膨胀阀开启度大等。这些因素会导致系统循环流量增加,冷凝热负荷上升,热量无法及时散出,引起冷凝温度和排气(冷凝)压力上升。具体来说,冷却介质流量低或温度高会降低冷凝器的散热效率,使冷凝温度上升;制冷剂充注量过多则会使多余液态制冷剂占据冷凝管部分空间,减少冷凝面积,同样导致冷凝温度上升。

排气压力低的因素:压缩机效率低、制冷剂量不足、冷负荷小、膨胀阀开度小,过滤器不畅通(包括膨胀阀过滤网)以及冷却介质温度低等。这些因素会使系统制冷流量下降、冷凝负荷小,从而导致冷凝温度下降。

从吸气压力与排气压力的变化关系来看,两者密切相关。通常情况下,吸气压力升高时,排气压力也会相应上升;吸气压力下降时,排气压力也会随之下降。因此,可以通过观察吸气压力表的变化来大致估计排气压力的情况。

首页    空调知识    压力对制冷系统的影响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