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空调水处理技术

  

中央空调水处理技术

在我们的生活中,中央空调系统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。然而,中央空调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,如不加以妥善处理,将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。中央空调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,成为确保系统稳定、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。

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一般分为循环水、冷冻水和采暖水三部分。其中,循环冷却水多为开式系统,而冷冻水与采暖水多为封闭式系统,在一些高层建筑或封闭式厂房中,冷冻水与采暖水常为同一系统,夏季输送冷冻水,冬季输送采暖水。这些循环水系统虽各有特点,但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:结垢、腐蚀和生物粘泥。

一、水中的硬度和碱度是造成结垢的主要因素

当水中的钙、镁等离子浓度较高时,在循环过程中,随着水温的升高和水分的蒸发,这些离子会逐渐析出,形成碳酸盐垢等沉积物,附着在管道和换热器表面。换热器的换热管一般为紫铜管,铜的导热系数高达383.8W/m・K,而碳酸盐垢的导热系数仅为0.46W/m・K,只有铜的0.12%左右。这就大大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,为达到设定的制冷或制热效果,系统不得不消耗更多的能量,增加了运行成本。同时,水垢、粘泥及腐蚀物还会使循环通道的截面积变小,甚至堵塞换热管和过滤器,进一步降低换热效率,导致循环水量减少。

二、腐蚀问题同样不容忽视

水中的Cl⁻、低pH值以及溶解氧是造成腐蚀的罪魁祸首。在自来水中,腐蚀和结垢问题往往同时存在,只是因地区水质差异,危害程度有所不同。对于软化水,虽然去除了结垢性离子Ca²⁺、Mg²⁺等,但增加了Na⁺、Cl⁻等腐蚀性离子,反而加重了设备的腐蚀。去离子水虽去除了结垢和腐蚀的部分因素,但水中的溶解氧依然存在,随着时间推移,仍会导致设备腐蚀,出现红水现象(封闭式系统)。腐蚀不仅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,还可能导致设备穿孔泄漏,引发安全隐患。

三、生物粘泥

生物粘泥则是由水中藻类和细菌类增殖后,与从大气中洗涤出的灰尘等杂质构成的具有粘着性的软泥质物质。这些粘泥附着在管壁,会影响水的流速和流量,降低热交换能力,还会造成微生物对金属器壁的腐蚀。

为解决这些问题,中央空调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。目前,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化学水处理技术,即向水中投加水质稳定剂,包括分散剂、阻垢剂、缓蚀剂、杀菌剂等。通过螯合、络合和吸附分散作用,使水中结垢型离子稳定在水中,对氧化铁、二氧化硅等胶体也有良好的分散作用。

一、缓蚀阻垢处理方面

过去常使用以聚磷酸盐为主体的缓蚀剂,但在水高浓缩倍数下,磷酸盐会附着在金属表面引起结垢,且会水解生成正磷酸盐,生成磷酸盐垢。如今,多采用磷酸盐和聚合物类阻垢剂的复合药剂,即使在冷却水高度浓缩的情况下,仍能充分发挥缓蚀和阻垢效果。

二、粘泥处理

通常使用杀生剂,且氧化型与非氧化型杀生剂轮流交替使用,以防止菌藻产生抗体。由于空调水系统多处于人员密集区域,对杀生剂的要求较高,需无味、对人体无毒且杀菌效果好。

三、水质管理

水质管理也是中央空调水处理的重要环节。其中,浓缩倍数管理至关重要。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中,贮水量相对循环量较小,设备运行负荷和外界环境变化大,即使进行强制排污,冷却水的浓缩倍数仍会大幅变化。一般采用浓缩倍数为3时水的对应电导率作为控制值,通过电导仪与电磁阀、自动计量泵相联,实现自动排污和加药,确保冷却水水质稳定。同时,要合理管理药剂浓度,采用自动加药装置或连续滴加方式,保证水中药剂浓度维持在有效范围内。日常监测也不可或缺,通过定期监测补水和冷却水的水质,现场挂标准试片测定腐蚀情况,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处理方案。

四、物理清洗、智能定压补水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

例如,冷凝器在线清洗装置采用胶球循环擦洗技术,通过水流驱动胶球摩擦管壁,清除生物膜与硬垢,可显著提高换热效率,降低主机能耗,且避免了化学清洗剂的污染。智能定压补水装置则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压力,自动调节补水泵转速,实现压力稳定,同时具备智能排气功能,消除气阻与水泵气蚀。

根据以上的内容,可以看出中央空调水处理技术对于保障系统的高效运行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、降低能耗以及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,中央空调水处理将朝着更加智能化、环保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,为我们的生活居住场所的舒适与节能提供有力支持。

首页    空调知识    中央空调水处理技术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