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联式空调(热泵)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
多联式空调(热泵)机组(简称“多联机”)作为商用中央空调的常见类型,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。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是衡量机组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,对于节能减排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新国标核心变革
随着国家节能战略的深入推进,2021年10月发布的新版强制性能效国标GB21454-2021,彻底重塑了行业能效准入门槛,将能效限定值提升40%以上,并于202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。与2008版旧标准相比,GB21454-2021进行了多项关键升级:
- 能效等级精简为3级:取消原D级,1级为最高效(旧版分4级,A-D类);
- 扩展覆盖范围:新增低温多联机(-20℃环境)和水冷式多联机能效要求;
- 强化待机功耗控制:制冷量≤14kW的多联机,待机功率不得高于15W;
- 严控电辅热滥用:规定多联机在0℃以上、低温多联机在-20℃以上禁止自动开启电辅热。
数据印证成效:据预测,新标准实施后至2030年,全国将累计节电2785亿度,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亿吨。
二、能效分级指标
多联机能效等级分为3级,其中1级能效等级最高1。
- 1级能效:代表着行业的领先水平,通常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。如高效的压缩机、优化的热交换器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。这些技术使得机组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都能展现出卓越的能效表现,能够精准地根据室内外环境和负荷需求调节运行状态,从而实现高效节能。在商业写字楼等大型场所应用时,1级能效的多联式空调(热泵)机组能够显著降低全年的能耗,为用户节省大量的电费支出。
- 2级能效:属于市场的主流水平,产品在性能和成本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平衡。它采用的技术相对成熟,通过适度的技术升级和优化生产工艺,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使用和节能要求。在一些对节能有一定要求,但预算又相对有限的商业场所,如小型商场、餐厅等,2级能效的机组是比较常见的选择。
- 3级能效:作为能效限定值,是产品必须达到的最低能效水平。虽然其能效表现相对1级和2级较差,但通过采用一些基础的节能技术,如优化压缩机性能、改进冷凝器结构等,也能满足基本的节能要求3。适用于对能耗不太敏感、使用频率较低或预算有限的商业场景,如临时搭建的商业活动场所、小型仓库等。
- 新标按机型类别设定差异化能效指标,彻底告别“一刀切”:
注:14kW以下小型机需同时满足SEER/APF及EER双指标。
三、用户选型指南:聚焦长效价值
商用项目采购时,建议优先关注:
1.认准1级标识:1级机虽贵15%~20%,但电费5年可抵差价;
2.警惕伪低温机:验证COP-20℃实测值(真低温机≥2.1,普通机<1.8);
3.合同明确运维条款:要求供应商提供年度能效检测服务,避免性能衰减。
全部分类
-
ꁸ 回到顶部
-
ꂅ 13527880699
-
ꁗ QQ客服
-
ꀥ 微信二维码